本周重点新闻

香港旅发局成功争取首届IBTM Asia Pacific 2025落户

香港旅游发展局(旅发局)宣布,成功争取全球顶尖的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会展旅游)活动品牌IBTM,于2025年春季在香港举办其首届亚太区会展旅游展会IBTM Asia Pacific 2025。

忠诚会员重视福利与情感 偏好简单灵活积分系统

(钟韵/ 采访报道)据近期发布的忠诚度计划研究报告显示,忠诚计划会员重视福利和性价比的同时,也喜欢受到重视的感觉,并偏好简洁易懂、透明度与灵活性兼高的积分系统。

中国游客赴斯里兰卡免签30天

据斯里兰卡驻广州总领事馆消息,斯里兰卡启动试点项目,批准包括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的游客免签证30天,有效期至2024年3月31日。

可持续性与经济危机为会展目的地最大挑战

(钟韵/ 采访报道)活动行业智库昨(28日)发布全球目的地报告,为会展业者提供借鉴资源。报告显示,MICE目的地当前面对的挑战包括可持续性与经济危机等问题,但也有目的地因部分挑战而受益。

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与韩国国际展览中心战略合作

(张广文/ 采访报道)近日,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AWE)与韩国国际展览中心(KINTEX)签署《亚洲国际博览馆与韩国国际展览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以深化两间国际级会议展览场馆之间的合作,共同进一步推动亚太区会展业发展。

焦点话题

2023年商务旅行反弹强劲 重视差旅需求才能实现合理商业价值

(张广文.钟韵/采访报道) 即使明年全球经济前景令人担忧,但企业在追求成长的强烈企图及阻碍数年实体交流的疫情终将散去之预期下,仍支持商务旅行的逐步回归。不同调查结果皆显示,2023年商务旅行的成长力道相当强劲,业内人士乐观看待明年国内外市场前景,惟企业须重视投报率及商业价值。

关键策略

(钟韵/采访报道) 展览活动组织者如何吸引企业回来参展?资深行业专家表示,要使行业展会重回疫情前于营销上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组织者应改变疫情前习惯的行事方法,并将参展商视为合作伙伴。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参展商想要接触到的受众吸引来展会,如此一来,参展商肯定就会回来。
(张广文/采访报道)为求生存,中国的奖励旅游专业人士正在转向聚焦商业替代方案,同时,积极提升本身实力、专业知识,以待中国边境开放之际,能够具备更突出的竞争力。

编辑推荐

从稳定安全再出发 澳门会奖现乐观氛围

(张广文/採访报道) 据瞭解,澳门酒店业者对于澳门市场纷纷保持乐观看法,预计当地MICE行业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步恢复。展望未来,澳门要重新吸引企业团队到访举办活动或参与活动,必须紧抓目前最重要的优势,也就是保持澳门为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区域。而及时的决策与合作,对于澳门成功抵御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促进旅游业复苏,至关重要。

地理位置与腹地优势 巩固会展中心发展力量

(钟韵/採访报道) 一旦新冠疫情结束,随着各行业企业努力争取生意以弥补过去一年失去的收入,专家预计会议市场的需求也将大幅上升。同时,未来几年许多企业预计也会通过缩减办公面积和争取更优惠的租赁条款来节省开支,而这些节省下来的预算,都能投入到会议活动当中。此时,地理位置良好、能吸引到高价值参会者市场的会展中心,将大获其利,并惠及周边的酒店、餐厅、商店和交通运输业者。

线上会议抓住参会者注意力 关键在于“有干货”

(钟韵/ 采访报道)许多线上会议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如何在众多其他活动中出彩,吸引目标市场参与?如何抓住参会者注意力,避免会议倦怠的现象出现?专家建议,筹备活动时,应细思活动的重点和价值为何,并要“有干货”,避免以虚空内容或浮夸宣传造成参会者期望落空。

完善硬件设施及接待能力,冲绳期待拥抱更多海内外会奖团

(刘霈芯/冲绳採访报道)冲绳接待游客人次已连续6年创新高,由于冲绳距离国内飞行仅1.5-2小时,加上日本签证这几年又简化许多,造成不少企业说走就走,出行时间的决策期缩短很多,因此在中国MICE市场方面,团队人数会是个挑战,因此,冲绳不断完善相关硬件建设,期望能进一步提升目的地的接待能力。

私人航空业正面临重新定位的转型压力

(钟韵/编译报道)按需服务或者说共用经济驱动着系统效率,使得私人航空产品能在较低的价格门槛下更容易为商务旅客或高端游客所取得,从而推及更广泛的市场群体。随着竞争加剧,取得智慧科技是创新的最快方法,老牌和新晋企业都在想办法借着差异化来吸引不断增长的客户群,即使私人航空与气候变迁的议题已形成连结。简而言之,私人航空业正面临重新定位的转型压力,熟能真正脱颖而出、站稳市场,尚待分晓。

案例分享

展会图集